使用
山東防腐層檢測儀(通常指國產防腐層測厚儀,如基于磁性法或渦流法的涂層測厚儀)進行防腐層厚度測量,是一項廣泛應用于
石油、化工、燃氣、電力、市政、建筑等行業的管道、儲罐、鋼結構等金屬表面防腐涂層質量檢測的重要工作。
這類儀器主要用于測量金屬基體(如鋼鐵)表面涂覆的防腐層(如環氧粉末、3PE、油漆、鋅層、鋁層等)的非破壞性厚度,以確保防腐層的施工質量符合國家標準(如GB/T 13912、SY/T 0413、GB/T 4956等)和工程要求。
下面將詳細介紹:
一、防腐層厚度測量的基本操作流程
步驟 1:儀器準備與校準
檢查儀器與探頭
確認儀器(如CT-200、TIME2100等)電量充足;
檢查探頭(測頭)是否完好、清潔,無損壞或污染。
開機
按下電源鍵開機,進入主測量界面。
校準(Zero & Calibration)
零位校準(Zero Calibration):
在與被測工件材質相同、且無涂層的裸金屬表面(如干凈的鋼塊或鋁塊)上進行零位校正;
將探頭平穩貼合在該表面,按下“ZERO”或“校零”鍵,消除基體影響。
標準片校準(Standard Calibration,可選):
若需要更高精度,可使用廠家提供的標準厚度片(如10μm、25μm、100μm等),在裸基體上進行多點校準;
按照儀器提示,依次測量標準片,完成系數校正。
?? 提示:校準是保證測量準確性的關鍵步驟,一定要在干凈、平整、與被測物相同的基體表面上進行。
步驟 2:選擇測量模式(F/N/FN)
F型(磁性):用于鋼鐵等鐵基材上的非磁性涂層(如油漆、環氧、鋅層);
N型(渦流):用于鋁、銅、不銹鋼等非鐵基材上的絕緣涂層(如油漆、塑料);
FN型(自動):儀器根據基材自動判斷并切換F或N模式(多數國產儀器支持)。
? 若為兩用型儀器,通常默認為“自動模式(FN)”,也可手動切換。
步驟 3:進行實際測量
清潔被測表面
用砂紙、抹布或溶劑去除防腐層表面的灰塵、油污、銹跡、氧化皮等異物,確保探頭與涂層接觸良好;
表面應盡量平整、干燥、無涂層缺陷或翹起。
放置探頭
將儀器的測量探頭垂直、平穩地壓在被測涂層表面;
保持探頭與涂層充分接觸,避免傾斜、晃動、懸空,這樣可提高測量精度與重復性;
一般建議保持1~2秒穩定后讀數。
讀取數值
儀器屏幕會實時顯示涂層厚度值(單位通常為 μm 或 mm);
可進行單次測量、連續測量、最大/最小值記錄、數據存儲等操作(視儀器功能而定)。
多次測量取平均(推薦)
為提高數據的代表性與準確性,可在同一區域或不同點位進行3~5次測量,取平均值作為最終防腐層厚度值。
步驟 4:數據記錄與結果判定
記錄測量數據
記錄每個測量點的厚度值,包括:
測點編號、位置(如管道編號、方位角、距離地面高度等);
厚度讀數(μm);
測量時間、操作人員等(如用于工程驗收)。
與標準對比
根據相關標準(如以下常見標準)判定防腐層厚度是否合格:
GB/T 13912-2002《金屬覆蓋層 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》
SY/T 0413-2013《埋地鋼質管道聚乙烯防腐層技術標準》
GB/T 4956-2003《磁性基體上非磁性覆蓋層 厚度測量 磁性法》
SY/T 0315-2013《鋼質管道熔結環氧粉末外涂層技術規范》
一般要求:
3PE防腐層:普通級 ≥ 200~250μm,加強級 ≥ 275~350μm,特加強級 ≥ 400μm 以上;
環氧粉末涂層:通常為 150~300μm;
油漆類防腐層:依設計要求,通常為 100~200μm 或更高。
二、使用中的注意事項
| |
| |
| 確保儀器模式(F/N/FN)與被測基體相符,否則會導致誤差甚至錯誤 |
| 被測面應平整、無油污、氧化、涂層破損,否則影響測量精度 |
| |
| 避免在過高或過低溫度下使用(一般適用 0~40℃),部分儀器有溫度補償功能 |
| |
? 總結:使用山東防腐層檢測儀測量防腐層厚度的主要流程
開機與儀器檢查
校準(零位 + 可選標準片)
選擇測量模式(F/N/FN自動)
清潔被測表面
探頭垂直輕壓,穩定讀數
多次測量取平均值
記錄數據并與標準對比判定合格性